top of page

心理健康資訊
We Care You
搜尋


《情緒粒度─你是低畫質144p還是高清4K?》
撰文|黃子銘 實習心理師 審閱|宋昱 準心理師 Photo by Tj Holowaychuk on Unsplash 每當事情發生情緒來的時候,有些人習慣使用比較廣泛、籠統的形容詞來描述自己的感受,例如「我覺得很糟」或「我覺得很生氣」,有些人會用比較細膩的語彙來描述自己的...
黃子銘 實習生
2023年8月30日


說再見不是關係的截斷,而是關係的另一種延續——致不想要說再見的你
撰文|洪聖緯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每一次的道別,都伴隨著悲傷;每一次的害怕分離,都是與焦慮並行的痕跡。 生活中的別離無時無刻都在發生,學著如何與這些感受共存,一直是個重要的課題。 分離以各種形式存在於我們的生活中,可能是未來不易見面的分離,像是畢業、搬家、...
洪聖緯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難以達到的標準──你也被完美主義所困擾嗎?嘗試改變自己的完美主義想法(下)
撰文 鄭宇軒 實習心理師 審閱 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在上篇文章,我們討論了如何辨別自己是否為完美主義,也對完美主義的想法有所認識。也許現在,你手邊就有對於自己完美主義想法的整理,並期待改變。接下來,我們可以嘗試更了解自己的完美主義,且做出改變。 (圖源:Pexel)...
鄭宇軒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啊~~該怎麼跟憂鬱症的朋友相處(下)
撰文|陳繹婷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在上一篇文中提到幾個跟憂鬱症朋友相處的方向,包含表達自己的在乎、提醒對方他的重要性與價值、提供支持與具體的協助,並且鼓勵對方尋求專業協助。而在本篇文將延續上一篇文的脈絡,一起看看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做的。就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陳繹婷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難以達到的標準──你也被完美主義所困擾嗎?了解自己完美主義的想法(上)
撰文 鄭宇軒 實習心理師 審閱 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總是覺得自己做得不夠好?又或是即使是很簡單的事情,也需要反覆的查看、確認?對自己有很高的期待和要求,覺得沒有達到標準的自己非常糟糕,是毫無價值的人呢? 在生活中我們似乎總是經歷各種要求,被評價和糾正。小時候父母要求考...
鄭宇軒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拋開標籤後,你愛真實的自己嗎?
撰文|鍾明諺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總是忙於應對各式各樣的訊息,也急著在最短的時間做最有效率的事。為了快速得學習及篩選資訊,我們擅長使用固有的認知基模,幫助我們搭建學習的橋樑,好處是大大的提升學習...
鍾明諺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啊~~該怎麼跟憂鬱症的朋友相處(上)
撰文|陳繹婷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我們身邊可能多多少少都有陷入憂鬱的朋友,而要怎麼跟他們相處,該說些什麼話其實不是那麼容易的。我們可能會擔心說錯話,擔心自己的無心之舉讓情況變得更糟,而變得不知道該怎麼跟對方相處。...
陳繹婷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在生活中,遇見「高敏感」的自己
撰文 鄭宇軒 實習心理師 審閱 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和人的聚會特別會消耗我的能量。」 「我討厭聲音吵雜,或是很大聲的環境。」 「文字和顏色很容易影響我的心情和感受。」 不知道是否你在生活中曾經聽過類似的言論嗎?或是,你自己也是這樣的一員呢?如果,你的朋友,或是你自己,對於...
鄭宇軒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敏感的你,需要好好的自我相處──高敏感的自我調適
撰文 鄭宇軒 實習心理師 審閱 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你是否有這樣的感受呢?無論是參加聚會或是活動,周遭交談的人聲、播放的音樂,容易讓你坐立難安;豐富的色彩會使你眼花繚亂;儘管沒有太多的壓力,但似乎總是時常感到疲憊,每天需要花費時間沈浸在自己的世界中,才能調節自己的感受和狀態...
鄭宇軒 實習生
2023年6月29日


拖延──如何推開那扇遲遲難以大開的大門呢?
撰文|鄭宇軒 實習心理師 校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拖延:常見但是複雜的現象 你,有「拖延症」嗎? 拖延,有意圖延後一個應該或計劃好要做的事情,是一個相當普遍的現象。無論是工作、課堂的作業或是學業的論文,大概是很多人的經驗。事件晾在計劃上,就度過了許多日子,甚至錯過了最後期...
鄭宇軒 實習生
2023年5月13日


批評,會破壞我們的關係嗎?(下)
撰文|陳繹婷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關係中的批評不一定都是不好的,只是一旦關係中的互動僅剩下批評,留下對另一半的蔑視,那麼就需要留意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該怎麼應對這些批評吧~ [製作:Getty Images,連結:Canva〕...
陳繹婷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察生活中的「應該」與「必須」
撰文|洪聖緯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我應該要做得更好,才不會讓他人失望…」、「我必須替他人著想,才能被大家喜歡…」、「我一定要是完美的,否則就是失敗的人…」、「我必須孝順父母,以家庭為重…」、「我一定要賺大錢,才能…」、「我要……否則……」。...
洪聖緯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批評,會破壞我們的關係嗎?(上)
撰文|陳繹婷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不論是在人際關係中還是在伴侶關係裡,我們都很容易掉入批評對方的互動模式中。而在婚姻中,那些老套藉口總是會讓人感到沮喪、疲倦、憤怒,甚至是厭煩。這樣的惱怒會演變成「你總是....」和「你從來不....」的指控,使對方必須處在...
陳繹婷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我們可以讀懂夢嗎?淺談夢的功能與意涵
撰文|洪聖緯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不知道大家上一次做夢是什麼時候了,是昨天、上週、還是上個月的事了呢?而夢的內容又是什麼呢?有一些常見的夢境內容,例如夢見自己被追逐、墜落、飛行、夢見自己在一個熟悉的場景、夢見自己在陰暗的空間…。對於夢的解釋,仍有許多的討論...
洪聖緯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新的一年,一起為關係解套
撰文|陳繹婷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新年假期結束了,意味著正式翻到新的篇章。新的一年也代表一個新的開始,可以給予自己一個機會,重新看看在過去一年中與伴侶的關係如何,並共同探索未來可以調整的空間。 或許這一段關係,正需要這一點火花帶出改變。...
陳繹婷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伴侶相處秘笈:愛的五種語言
撰文|洪晨瑋 實習心理師 校閱|蔡宜軒 諮商心理師 小莫:(眼眶泛紅)在一起這麼久,我越來越感受不到你是愛我的… 小彬:(生氣貌)我平常為你做這麼多、為你付出這麼多…你竟然這麼說… 小莫和小彬已交往三年多的時間,親密關係經營不易,兩人關係漸行漸遠。最遺憾的是,依然相愛的兩人...
洪晨瑋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獨立?依賴?獨立又依賴?—淺談親密與自主(下)
撰文|洪聖緯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於上一篇文章中,我們討論了有關於親密與自主的概念,也對於四種親密、自主的類別有更多的了解。上次簡單幫大家分類了這四種類別,分別為高親密高自主(整合型)、高親密低自主(吞噬型)、低親密高自主(孤立型)、低親密低自主(隨波逐流...
洪聖緯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透過日記書寫面對壓力與焦慮(下)
撰文|陳繹婷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在上個月的文章中,筆者講述了如何透過寫日記來挑戰焦慮的想法,從寫下擔憂、重新思考,試著從不同的方式切入,到回顧自己的優勢、設想計劃,進而做出準備。不知道閱讀的各位有沒有試著做做看呢~...
陳繹婷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壓力看不見,卻一直都在—談壓力因應策略
撰文|洪晨瑋 實習心理師 校閱|蔡宜軒 諮商心理師 軒軒是一位大學剛畢業的社會新鮮人,初到一間公司就職,工作方面,面對職場環境適應、主管交派的重要任務,以及對自我的期許;感情方面,軒軒和交往兩年的伴侶,目前關係有些不穩定,時常發生爭吵,這些事情令軒軒感到壓力沉重,有時會出現...
洪晨瑋 實習生
2023年5月11日
bottom of pag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