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失落以後,我怎麼慢慢撿起自己〉——從破碎中長出心理韌性,成為另一種完整

撰文|吳姵瑩 實習心理師

審閱|吳念珈 諮商心理師

ree
🌧️失落有時候沒有聲音

有些失落,很安靜,靜靜地在生活裡滲透,沒有大哭崩潰的場景,你正常地上班下班、回訊息、刷牙洗臉,但心裡某個地方崩塌了。

  • 可能是一段關係的結束,一個重要的人的離開,或者是一場突然的告別。

  • 失落不一定是單一的事件,也可能是一段經歷,它影響你對生活的感覺、你和世界互動的方式。

在這些沉默的崩解裡,心理韌性慢慢被需要,也慢慢被生成。


🌿 心理韌性不是「回到原本的樣子」

我們常以為心理韌性就是「遇到打擊也不會垮」,但事實上,心理韌性並不是一種全然無痛的狀態。根據 Bonanno(2004)的觀點,心理韌性是一種情緒與認知的適應能力,即使在痛苦中,也願意持續調整、重新理解、走在生活裡


這樣的調適常伴隨著一種意義的建構歷程。Martela 和 Steger(2021)認為,人在面對逆境時所展現的韌性,很大程度與他們是否能從困難中找到意義感(meaningfulness)有關,這種意義不一定是「讓一切合理化」,更像是為自己找到一個可以繼續往前走的理由;此外,Echezarraga 等人(2024)指出,心理韌性與復原(recovery)並不是線性、分離的兩件事,而是交織的過程,心理韌性可以促進復原,而復原的歷程也可能反過來強化心理韌性。


可以從這些角度來理解:

  • 心理韌性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是在一次次失落後、在看似無解的混亂裡,慢慢長出來的。可能是你願意再一次為自己煮飯、再一次試著開口說出內心,甚至只是允許自己今天難過,也沒關係。

  • 心理韌性更像是一種活下來的方法,而不是一種「戰勝」的姿態。

  • 在失落後,我們也許變得沉默、遲疑、敏感——這些改變不一定是退步,反而是我們正在學習新的方式面對經驗、回到生活中。

🧶 生活中的心理韌性,是需要練習的

心理韌性不是某一天突然就擁有的東西,它是在一次次睡不著的夜裡、一次次走出家門的掙扎裡,一點一滴累積起來的。


舉凡每天起床、打開窗簾、決定吃一頓正餐,這些都在訓練你和世界重新連結的肌肉;或是寫寫日記、畫圖、和朋友說出自己還沒能釐清的混亂,都是心理韌性的實踐方式;心理韌性不追求回歸完好無缺,但能讓破洞不再擴大,讓你在破洞中依然可以走路、生活。


📌 你可能不會回到和從前一樣,但你會長出自己的樣子

心理韌性不是一種超能力,而是活著的方式,正在活著,就是是韌性的展現,重新選擇與生命對話。


有些人會在失落裡變得更柔軟,有些人在哭了很多次之後,開始懂得怎麼照顧自己,有些人曾經很怕孤單,卻漸漸學會怎麼陪伴自己,心理韌性,沒有一種標準答案,是你正在慢慢找回自己的腳步。


最後,如果你想試著談談在關係中的失落經驗,心田目前正在舉辦一個整理失落經驗的人際失落探索團體,陪伴你走過重新撿起自己、長出韌性的日子。



參考資料

Bonanno, G. A. (2004). Loss, trauma, and human resilience: Have we underestimated the human capacity to thrive after extremely aversive events? American Psychologist, 59(1), 20–28. https://doi.org/10.1037/0003-066X.59.1.20

Martela, F., & Steger, M. F. (2021). The three meanings of meaning in life: Distinguishing coherence,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 The Journal of Positive Psychology, 16(5), 499–510. https://doi.org/10.1080/17439760.2020.1818817

Echezarraga, A., Las Hayas, C., López de Arroyabe, E., & Jones, S. H. (2024). Resilience and recovery in the context of psychological disorders. Journal of Humanistic Psychology, 64(3), 465–488. https://doi.org/10.1177/00221678231160378

 


 
 
 

留言


電話/Telephone number:

    02-7749-5720

Line ID:

    ntnucommunity

信箱/Mail:

    ntnu.community@gmail.com

地址/Address: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5巷16號
    No. 16, Lane 5, Qingtian Street,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MRT Dongmen Station Exit 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