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讓情緒流動,讓療癒產生

撰文|莊濰瑄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慈容 諮商心理師

ree

圖片來源:pexels


我們都有感覺憂慮、焦躁不安,甚至是被情緒淹沒的時候,這種時候通常你會怎麼做呢?

有些人對於情緒很敏銳,容易被情緒影響而無法回到理性思考的狀態,有些人則對情緒不理不睬,習慣把情緒藏到內心深處。


人們對於情緒這種難以掌控的情況感到害怕,我們不曉得自己要怎麼和情緒待在一起,好像當情緒靠近時,一不小心就會讓自己失控、沒辦法在一個合適的步調上工作。

 

產生想躲開的感覺很正常,只要我們不去看、不去碰這些感覺,似乎一切都沒事了,但是…始終和情緒保持距離、隔絕掉這些情緒,能讓我們完全不被影響而過得自在嗎?

 

心理學中,有一種狀態叫做「情緒隔離」 (emotional insulation),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要我們去感覺這些焦慮、憂鬱的情緒,可能威脅到我們自我(ego)的價值,使我們在潛意識裡產生抗拒,下意識不去碰這些感覺。

 

當情緒浮現時,若採用「隔離」的策略,不去經驗感覺、壓抑我們的情緒,如此一來,我們避免再次感受到不舒服、難以忍受的感覺,也不必面對被引發的羞愧感,短時間內我們舒服了,自我價值受到威脅的警示音稍微受到舒緩。

 

身體裡聰明的自我保護,讓我們暫時躲避危險,取而代之的是,我們也逐漸長成一個難以感受及表達感受的人。

 

那些隱藏感受的人,後來怎麼樣了?

許多不容易感覺自己情緒的人,失去了感受世界的能力,開始對於周遭事物及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不再感到快樂或生氣,不像是個活生生的人。

 

就像《為自己出征》中穿戴盔甲的武士,穿著厚重的盔甲,眼睛所看見的只能是從盔甲中看出去的,當所有的美好剩下功成名就時,脫不下盔甲的武士失去了感受世界美好的能力,品嚐不到妻子做的美味飯菜。這些不容易感覺情緒的人,可能和這位武士一樣,為了剛強地生活,喪失了用心體會美好的能力。

 

更嚴重的情況,這些壓抑情緒、無法感受的人們,患上身心疾病,在人際互動中不懂得如何表達自己的需要,辛苦的最終是自己。

 

有時候,情緒雖然暫時被控制住了,但情緒就好比天氣一樣變化多端,我們常常不清楚它什麼時候出現,什麼時候離開。有時候情緒可能並沒有離開我們的身體,只是藏在身體的某個角落,直到有一天,積累過多的情緒受不了,需要出頭來呼吸,那時累積到像小山的情緒們,便像是未洩氣的壓力鍋,一口氣炸出來,連我們都不知道該怎麼面對,於是身心疾病隨之而出。

 

情緒是一種能量,讓它流動,離開我們的身體

真正的情緒管理並不是壓抑情緒,而是讓情緒自然流動。

好比一個人遇到不合理、不公平的暴力對待,被當眾言語羞辱,此時這人心中一定滿懷憤怒、委屈、難過的感覺。若這個時候他沒有出口去宣洩,用力生氣或哭泣來表達自己的受傷,又或者他若不敢承認自己其實正在經歷不當對待,沒有認回自己受到傷害的感覺,那這些憤怒、難過的感覺無法藉由訴說離開,它們會持續卡在我們的身體裡,在之後有機會時,忍不住透過其他方式報復。

 

這樣的情況,其實對我們來說反而更是一種失控狀態,我們正「無意識」受到情緒操弄,缺乏「有意識」的面對情緒。

每個人都有情緒,這是我們與生俱來就有的能力,這些情緒豐富我們的生活,讓我們對生活充滿體驗。倘若這些情緒不能成為我們感受世界的助力,反而成為需要時時刻刻壓抑的工作,實在好可惜!面對情緒,若能用一個「接納」的態度來看待,或許讓我們感覺更輕鬆。

 

有意識的和情緒互動,意思是覺察情緒、辨識情緒,把自己感受世界的能力找回來。許多心理治療都在強調自我覺察的重要性,「找回感覺,就找回自我」,如同那位穿戴盔甲的武士,在他經歷覺察,流下真誠的淚水時,長期以來遮擋視野的盔甲隨之融化,他才重新用感覺到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連結,重新與自己真實的感受待在一起,成為一個與自我真誠相遇的人。再次回到自己「這個充滿血淚的人」身上感受並和世界互動,我們才像是真正活著一般,如實地成為自己,能自在運用各式各樣的感受體驗世界。

 

找回覺察能力,自我療癒力也就提升

眾多心理治療學派中,完形治療認為:覺察帶來選擇。當我們能夠清晰地辨識並感受自己當下正在發生的事,也能更掌握自己要如何做出反應。當我們能夠開啟覺察的感官,體會自己在事件中真實的情緒,隨著情緒釋放,原本造成不適的感受逐漸消散,我們也對自我更有效能感。

 

認清我們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做出更靠近真實自我的選擇,不只是找回自我,我們也在「做自己」和為自己負責的選擇中更有幸福感。

 

 

 

 

 

參考資料:Fisher,R.(2000)。為自己出征(王石珍譯)。方智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87年)

周志建(2020)。情緒治療。方智出版社。

 
 
 

留言


電話/Telephone number:

    02-7749-5720

Line ID:

    ntnucommunity

信箱/Mail:

    ntnu.community@gmail.com

地址/Address:

    台北市大安區青田街5巷16號
    No. 16, Lane 5, Qingtian Street, Daan District, Taipei City
    (捷運東門站5號出口/MRT Dongmen Station Exit 5)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