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該怎麼做才是對的?—覺察生活中的「應該」與「必須」

撰文|洪聖緯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我應該要做得更好,才不會讓他人失望…」、「我必須替他人著想,才能被大家喜歡…」、「我一定要是完美的,否則就是失敗的人…」、「我必須孝順父母,以家庭為重…」、「我一定要賺大錢,才能…」、「我要……否則……」。


在繼續閱讀文章之前,先請大家花2-3分鐘的時間,思考以下的狀態:

請大家思考看看自己在生活中有多常出現「我應該…」、「我必須…」的想法,不僅是文章一開始所提及的事件,只要在生活中曾出現這樣的想法,就將其記錄下來。


接下來請大家替剛剛自己的狀態打個分數,0分是從來沒有出現過「我應該…」、「我必須…」的想法,10分則是非常容易出現「我應該…」、「我必須…」的想法,評分時請大家依照自己內心的直覺,不需要想太多。


不知道大家給自己打了幾分呢?大家有覺得自己「應該」要是幾分嗎?


接著想要問大家的是,那麼這些應該與必須帶給自己的感受是什麼呢?是開心的、是難過的、是很有壓力的,還是有其他情緒的呢?


讀到這邊或許你會發現,在生活中似乎有許多事件都被我們視為是理所當然的、本來就應該要做到的事情。而這些信念好像都是為了他人,甚至可以說他人的期待塑造了我們的行為,讓我們只得將自己放在很後面的位置,若這個信念更強烈一點,甚至會覺得我應該為他人而活…。這些信念的形成與我們的過去息息相關,在成長過程中,家庭的規則、同儕的互動學習、身邊人的影響……都可能讓我們學習到這些信念,成為我們的內在運作模式(Internal Working Models)。而我們會在現今生活中,運用先前學習的內在運作來與外界互動。這樣的過程並非不好,但也可以感覺得到,有時候自己的聲音無法被聽見。


改變這些信念或許並不容易,不過覺察往往是改變的開始,能夠有意識地在生活中發現自己又被這些強烈的想法束縛住,才會了解自己更想要過什麼樣子的生活。在發現這些想法後,也可以試著思考是否有一些替代的策略,能夠讓我們更自在地和自己共處。


〔照片:yuriz(Getty Images),連結:Canva〕




參考資料:

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鄧文章合譯(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台北市:雙葉書廊。

64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