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拖延心理學系列(四)時間動機理論(下)

撰文|黃子銘

審閱|張慈容

Photo by Veri Ivanova on Unsplash


前言

前一篇文章介紹了時間動機理論的四個元素,來解釋人為什麼拖延:

  • 預期(expectancy):任務的困難程度、自我效能感(相不相信自己有能力完成)

  • 價值感(value):做這件事有沒有意義、產生的結果對自己來說有沒有價值

  • 期限的時間遠近(delay):這件事情帶來的獎賞/懲罰發生在多久之後

  • 衝動性(impulsiveness):自我控制能力高低、是否容易分心、是否容易受到環境誘惑

 

在上一篇文章,我們談了「期望」以及「價值感」對拖延的影響以及改善方法。今天這篇文章我們要來談談,時間動機理論的其他兩個變項:期限的遠近以及衝動性。

 

期限的遠近 (delay)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感受,當一件事情還很遙遠的時候,你根本就不想去做,彷彿這件事情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像是期末考還有2個月,你會想「哎呀時間到再來準備就好」。

這個現象是經濟學中所說的「雙曲貼現效應(Hyperbolic discounting)」,意思是人們傾向低估未來的好處,高估眼前的好處。舉例來說,長期吃大量垃圾食物可能會引發高血壓、糖尿病,但那也許是10年20年後才會發生的事,讓我們很難感受這件事情的嚴重性。遙遠未來的健康,似乎根本比不上眼前的鹹酥雞誘人阿!

人在拖延的時候也表現出相似的心理現象,在拖延程度較嚴重的人身上,雙曲貼現的現象更為明顯,意味著他們比一般人更容易忽視長期目標的價值,而將眼光放在眼前的瞬間滿足上。

 

明確的期限

當一件事情沒有明確的期限時,這件事情更容易被拖延。我們常和朋友、同事說「找個時間出來吃飯阿」,但因為手邊總是有更緊急的事情要做,所以這些沒有期限的事情就被無限的延遲。這就是期限對拖延的影響。

 

時間概念

研究發現,拖延的人對於「時間」好像也沒什麼概念。他們常錯估完成一件事情所需的時間,導致在期限將近的時候才發現來不及完成。除此之外,拖延的人也較不懂得合理分配時間、不擅長規劃未來。


衝動性(Impulsivity)

衝動性高的人,自制力較低、容易受環境誘惑影響。當環境中充滿容易讓人分心的事情時,衝動性高的人就容易脫離當下正在做的事情。我還記得我國中在家寫作業時,房間裡的小說、遊戲機、玩具讓我寫作業都要寫好久阿~

同時,衝動性高也包含容易感到無聊,因此在面對無趣的任務時,更容易做到一半就做不下去。


透過培養「時間管理能力」來改善拖延

1.培養預估完成時間的能力

拖延的人不太會預估一件事情需要多少時間完成,這往往是因為他們會「憑感覺」估算。例如搬家,有些人會「覺得」自己大概要花一個下午完成。但這樣的方式很容易錯估,而且也沒有考量突發狀況。這時候可以把任務拆成小部分來評估,例如打包書房、廚房各自需要多少時間。比起籠統的估算總時間,這樣會更精準一點。

其次,我們也可以利用過去的經驗幫助我們判斷,例如過去整理房間我們通常會花多久時間,房間裡東西多不多、自己手腳快不快。

像搬家這種事情可能沒有先前的經驗,我們也可以從其中一個地方先開始打包看看,以此來評估自己的速度,再推算其他地方需要多少時間。


2. 限制完成時間

我常常在做一件事情時,在沒有時間壓力的情況下,會花過久的時間琢磨一個小地方,導致我永遠做不完這件事,因此就算提早開始,還是會趕不及在期限前完成。一項研究指出,刻意限制完成任務的時間,可以有效地減緩拖延現象,為工作效率的提升創造更有利的條件(Höcker et al., 2012)。透過對時間進行明確的界定,人們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工作進程,避免無止盡的投入時間。例如我在開始寫一個作業時,透過上面第一點的方法來預估自己需要多少時間,就努力在設定好的時間內完成,不要無限制的投入時間。這種限時的策略迫使我們集中精神,專注於任務的重要性,而不是做不完就放著然後「改天再說」。


透過操控「任務期限」來降低拖延的策略

拖延常是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事情。但有時候「拖」一下也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完成任務喔(心理師你要確定唉!


1. 主動拖延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一直以來都會拖延的自己,這次終於提早很多就開始動手了。但奇怪,怎麼花這麼多時間都還沒完成。於是時間一天天過去,轉眼又到了期限。或者是距離期限還很久不想開始做,但是放鬆玩樂的時候心裡卻一直惦記著,也沒辦法好好玩。

面對這種情況,可以評估自己需要多久時間,然後等到期限前再開始動手。這種「剛剛好」的壓力可以提高效率,避免我們無限制的花太多在任務上。(有些非常重要的事情可能不適合用這個策略,避免真的開天窗


2.  設立多個檢核點(checkpoints)

當一項任務的截止日期相當遙遠時,我們容易感覺不到急迫性,就拖到以後才開始做。如果將這項任務分成多個階段,並為每個階段設定獨立的截止日期,即相當於將整體期限細分成數個小期限,避免雙曲貼現的效應。

例如,教授將期末作業分數個階段要求學生提交,相較於單一期末作業,學生的提交表現更佳。同樣地,將期末考試分割成小考,能有效防止學生在最後一刻才開始準備。

在職場中,若面對一份龐大的成果報告,與其等到截止日期前才開始進行,不如在進行過程中設立多個檢查點,將大任務分解成小任務,並為每個小任務設定期限,以確保能夠定期產生工作進度。


透過改變「環境變項」來降低拖延的策略原則

容易受到環境影響的人而拖延的人,工作環境不適合有太多干擾源


1.  控制外在環境的刺激(Stimulus control)

工作時放在旁邊的手機、窗外的車輛,或者房間裡室友聊天的聲音,都可能會影響我們的專注力。一些研究表明,當我們遠離或排除這些誘惑時,就能有效降低受到誘惑的機率。為了預防拖延,人們可以控制外在環境的刺激,將自己圍繞在「與任務有關的提示(cue)」,同時消除誘惑。舉例來說,如果你的任務是學習英文,「與任務有關的提示」可能包括單字書、英文讀本、英文podcast,這些提示不斷提醒你需要完成的任務是學英文。而與任務無關的誘惑可能是手機、零食、遊戲機、漫畫、小說等會分散注意力的事物。

 

2.  讓人不拖延的特定工作場合

有些人在特定場合比較不會拖延,例如在圖書館、咖啡廳,或者是家裡的書房。找到自己通常能夠好好做事情的地點,可以當作自己的最後手段。像我在咖啡廳就能夠好好做事情2-3小時,如果有朋友和我一起,那可以做事情的時間又更長了。所以如果有一件事情我一直拖延不去做,但期限又快到了,我通常就會立即到咖啡廳,以保證自己能夠穩定的把事情做完。

大家平時就可以多多嘗試在什麼地方比較能夠好好做事情,並且在需要好好工作時挑選這些場合。


3.  想像達成目標的畫面(Goal fantasy) 

另一個策略是想像自己已經完成了任務,試圖描繪出那個時候的情境和樣貌。透過將自己置身於達成目標的場景中,並與目前的狀況或完成度進行對比,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兩者之間的差異。這樣的對比可能會啟動心理機制,促使我們評估當前狀態與未來目標之間的差距,進而提高對目標達成的樂觀程度。透過這種想像和對比的方式,我們能夠更有動力地朝著目標前進,使未來的達成度更為可期。

然而,研究人員也建議,想像達成目標的「過程」會比想像達成目標的「結果」更有效減緩拖延。這表示我們應該想像自己如何克服挑戰,逐步實現理想目標。各位可以嘗試兩種方式,看看哪一種對自己更有效。

 

結語

關於拖延的理論我們也透過系列文章看了好多個,大家可以發現原來拖延和好多面向有關,而造成每個人拖延的原因可能都不盡相同。因此改善自己的拖延,真的很需要時間慢慢嘗試不同方法。雖然說在系列文章中有列舉一些參考方法,但事實上絕對不限於文章中提到的這些。富有創意的讀者們一定能夠想到更多更適合自己的方法。只要運用理論提到的原則,大家能夠發揮創意,找到與拖延的共處之道!


Reference


  1. Höcker, A., Engberding, M., Haferkamp, R., & Rist, F. (2012). Effectiveness of Working Time Restri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rocrastination. Verhaltenstherapie, 22, 16.

  2. Steel, P. (2007). The nature of procrastination: a meta-analytic and theoretical review of quintessential self-regulatory failure. Psychol Bull, 133(1), 65-9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33.1.65

26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