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性創傷系列:怎麼預防孩子受害,孩子受害後我能做什麼(下)

已更新:9月16日

撰文|鄭茹帆 實習心理師

審閱|張育瑄 諮商心理師


上一篇我們認識了一些有助於我們辨識孩子受害的方法,這裡接續分享,萬一不幸孩子被傷害了,身為照顧者/陪伴者的我們能怎麼做?以及危險發生以前,怎麼預防孩子受害?


受害後我能做甚麼?

  1. 保持平靜傾聽:當侵害事件爆發,隨著社政、司法的介入難免會造成生活變動,孩子也可能因此有情緒起伏,除此之外,孩子很容易受到大人的情緒影響,若我們在與孩子互動的過程表現太過急切或激動,可能會讓孩子懷疑是自己的問題,擔心說的話會傷害我們,從而不願多說,但孩子其實有許多情緒需要宣洩和處理的,因此保留空間容納孩子的情緒很重要。不過,我也知道身為大人並不好受,若當下沒辦法保持平靜也沒有關係,建議可以試著和孩子說明自己情緒的原因,讓孩子能清楚分辨,今天爸爸媽媽生氣並不是孩子做錯,而是爸爸媽媽對行為人感到生氣。

  2. 支持而不評價:遭遇重大創傷後,孩子心裡會有很多困惑與懷疑,比如:是不是我太不小心?為什麼XX老師不跟我玩了?這些想法都很正常,雖然我們不一定認同,但孩子的想法仍需要被理解與承認,儘量避免評價內容的對錯,保持開放和孩子討論,將有助於我們更了解孩子,增加彼此的連結,也能鼓勵孩子相信我們會成為他的安全堡壘喔。

  3. 保持社群連結:性侵害事件很容易觸動孩子心理的罪惡感與羞愧,可能會讓孩子想躲起來,迴避互動,以避免被想像中的觀眾指指點點。然而,躲起來往往只會讓自己陷入更孤立無援的情境中,因此,若孩子的身心狀況允許,鼓勵孩子與外界接觸很重要,不論是維持上課、與朋友外出,都可以讓孩子感受到自己不是一個人。


我想願意閱讀到此的讀者,一定都很想避免心愛的孩子遭遇危險,以下分享日常與孩子建立安全意識的方法,也許有機會減少危險找上門的可能。然而傷害仍會發生在我們看不見、無法預料的任何角落,因此想告訴家長,你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孩子也是盡他所能的保護自己了喔。請記得,在侵害事件中,錯的人不會是你也不會是孩子,而是對孩子造成傷害的行為人。


怎麼預防孩子受害?

  1. 認識身體界線:可以運用繪本、遊戲陪伴孩子認識身體部位,教導哪些部位是不能被碰的,比如:胸部、下體、屁股,記得多練習幾次,並建議在教導過程中同時強調:即便是親近的人、喜歡的人都不可以任意碰觸。並適時以情境題加強記憶,比如:OO阿姨如果碰你的胸部,可以嗎?XX老師說摸一下屁股就給糖吃,可以嗎?幫助孩子從小建立對身體界線、人際界線的認識與應對。

  2. 建立安全清單:當危險來臨時,因為太超乎想像,孩子常見的反應就是僵住、動彈不得,即便事前再多的和孩子演練如何說「不」,實際上孩子仍很難說出口,但這不是他們錯,而是生物面對未知的高壓情境時很自然的生理反應。所以,陪孩子建立安全清單很重要,讓孩子知道當危險逼近時,身邊是有資源可求助、可依靠的,清單人員可以包含:身為家長/照顧者的我們、學校老師以及其他可信任的大人,目的是要讓孩子知道,萬一危險真的降臨了,大人會想辦法保護他。

  3. 關心孩子在外生活:關心從日常做起,可以每天安排15-30分鐘與孩子的約會時間,讓自己放下手機與工作,聊聊孩子在外面遇到了誰?發生什麼事?感覺如何?一方面可以參與孩子在外面的生活,另外也可以幫助我們留心孩子周圍是否有潛在危險人物,並適時多問一些互動細節,複習安全清單,鼓勵孩子若有發覺不對勁,可以隨時回來與我們討論。


當孩子受到傷害,我們感受到自責與憤怒很正常,但如果這個情緒太大,甚至干擾生活,記得適時尋求幫助,或者藉由諮商協助,照顧自己也是很重要的喔。



參考資料

  • Judith Herman(2018)。從創傷到復原:性侵與家暴倖存者的絕望與重生。施宏達、陳文琪、向淑容譯。左岸文化。

  • Mike Lew(2010)。哭泣的小王子:給童年遭遇性侵男性的療癒指南。陳郁夫、鄭文郁等譯。心靈工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陳潔晧、徐思寧(2023)。遠方有哀傷, 此地有我: 從性侵受害者到倖存者, 一段陪伴者同行的創傷療癒之路。寶瓶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47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