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關係進化論-從兒時的教養類型探索親密關係(下篇)

已更新:2021年9月2日

在〈上篇〉中,介紹了三種常見的兒時教養類型,這些教養方式與我們成長過程中學習到的情緒表達方式息息相關,很可能也正影響著我們在與親密伴侶相處時的模式,包含我們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對另一伴付出情感和愛的習慣方式等。本篇將進一步為各位舉例,看看這些成長經驗可能帶來哪些常見的影響?

1.「強烈的依賴」:我們在兒時無意間感受到被忽略、或是長時間無法與父母擁有親密連結感時,容易會有種內心空落落的感受。但當內心有匱乏感,卻很難知道自己需要什麼來滿足自己,長久下來,那種模糊不清的感受,也會使自己容易焦慮、不安,很急切的想抓住身邊的人,卻又不相信自己能抓得住,因此常常感到不安,也可能讓伴侶不知道該如何降低我們心理的不安。

2.「過度的獨立」:也許兒時的經驗培養我們要想辦法照顧自己、不能讓他人失望,或是小時候也曾經表達過需求,卻沒辦法被好好的回應,讓你很難相信重要他人可以給予你所需要的。在關係中你很可能會沒來由地突然想逃走,也可能害怕麻煩他人、難以接受他人的幫忙,或是與伴侶太靠近時又會突然變得擔心與不自在。

3.「自我虧待」:兒時我們可能接收了他人對我們的嚴苛標準,而轉化成自己要求的標準,在關係中,我們可能會被稱讚是個很好的傾聽者、陪伴者或付出者,你為人善良、很有同情心,但內心卻始終覺得自己不夠好,也因此,在關係中,我們容易在善待對方、討好對方的同時,還是不敢輕易相信自己是值得被好好善待、好好愛著的。

4.「難以接觸情緒」:這個困難多半來自於我們兒時的情緒是不容許被表達或接納的,長久的經驗累積下來,便漸漸習慣了不去感受自己的情感與想法,一旦表達了一部份的感受,還可能會有相當丟臉、罪惡的感覺。但當這些情緒長期沒有出口,則可能形成所謂「沒來由的、突然的」情緒,這不僅會引發自己的焦慮、自責,也常常使伴侶間相處起來需要很小心翼翼。





看到上述四種影響,也許你會有點擔心,覺得有時候好像符合上面的幾種描述,或是回想身邊的人也曾經帶給自己類似的感受,但其實無須太擔心,因為我們多多少少會有部分的相似經驗,上述提及的這些影響,主要是幫忙我們進行覺察,以及檢核我們的關係,但並不代表這些影響都是負面的喔!重要的是,我們因此獲得一個珍貴的機會去檢視自己兒時的經驗,這也說明,我們都還在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

而在覺察與探索過後,接著,我們可以一起來學習「如何與情緒共處」!怎麼做呢?

首先,我們需要先看見情緒的「功用」與「價值」,例如,恐懼或憤怒通常是我們保護或捍衛自己的方式,當對另一半的行為感到憤怒時,這個憤怒會是重要的訊號,告訴你可能因為某件事情被冒犯了,也同時在告訴自己,你對某件事是很在意的。

接著,我們可以試著辨認和說出自己的感覺,如果我們兒時的情感有時是被壓抑住的,那麼這些情緒起初不會這麼容易被自己辨識,而是會演變成某些生理或心理的症狀,例如胸悶、頭痛、眼壓高、或是覺得很空虛、悶悶不樂等等,這個時候,試試看藉著語言的力量,搜尋一下腦海裡有哪些情緒的用詞可能符合你現在的狀態,將這些覺察記錄下來,或對著身邊信任的人、伴侶表達出來,此時你會發現說出來的瞬間,你會獲得對情緒的掌控感。

最後,改變雖是一條漫長的路,但請相信,一旦你有所覺察,那便是關係改變的開始!若是覺察過後,仍有千頭萬緒理不清,或是在修復關係的過程中,希望有專業的協助,除了個別諮商以外,也可以考慮伴侶一同進行晤談的諮商形式,也許會有不同視角的發現與收穫!!


14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