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遇到喜歡的人就想逃,有人示好只覺得有壓力,我到底怎麼了?

已更新:2021年9月2日

明明想談戀愛,有機會時卻覺得想逃

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Waldinger於2016年在TED Talk上發表一份由哈佛大學主持,追蹤長達75年的研究結果(Waldinger, 2015),發現影響人們快樂程度及健康的關鍵,不是金錢也不是社會地位,而是有品質的關係。由此可看出,人類追求理想的親密關係,不只出於生存本能,更是為了維持身心健康的品質,活得更好。擁有高品質的親密關係,能讓人體會互相支持、彼此愛戀的激情及溫暖,這些都是維持身心愉悅的關鍵。為了追求心儀對象,人們發揮創意、學習溝通及追求的技巧,寫下精彩的生命篇章,也讓旁人獲得感動。

不過,有些人雖然對親密關係有所嚮往,卻發現自己在建立親密關係時,常會感受到壓力、不舒服而關起心門。這到底是怎麼了?明明想要有親密關係,有機會時又矛盾的想走開。關於這個現象,可從人類對親密關係的擔憂、害怕來試著理解。夏威夷大學心理系教授Elaine Hatfield針對親密關係中的吸引力法則、維持熱情關鍵,進行了許多實證研究。她在1984年時,就提出人們擔憂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六個重要理由:害怕暴露缺點、害怕被對方拋棄、害怕被對方攻擊、害怕失去控制、害怕接觸內在痛苦及攻擊性的衝動、害怕失去自我。(Hatfield, E., 1984) 從這些描述中可看出,不願意建立親密關係的人,可能是源自於內在的某種害怕,這些害怕可能同時存在一個人心裡,阻礙其進一步追求和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逃避型依戀的個體建立親密關係時的為難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的孫頌賢教授和李宜玫教授(2011)整理出國外學者對依戀風格的實證研究,將常見的依戀型態分為焦慮依戀風格及逃避依戀風格(Brennan et. al.,1998),本文將以逃避依戀風格為重點,討論逃避依戀可能的形成背景,及逃避依戀風格如何影響一個人在追求親密關係時可能遇到的為難。

當一個人有逃避依戀風格的傾向,在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時,心中雖渴望接近對方,但當對方釋出想進一步交往、想更熟悉彼此的意圖時,本來想接近對方的當事人,反而會開始害怕在對方面前暴露自己的缺點,導致被對方拋棄,或是害怕進入親密關係後要犧牲個人空間、失去自我,而在臨門一腳前自己退縮喊停,或是失去聯繫,用拒絕和對方連結的方式,讓自己獲得熟悉的控制感。

逃避型依戀的人們,經常陷入一個無限迴圈:想追求親密愛戀關係,但真的有對象接近時,心中的擔憂害怕常常戰勝親密渴望,而選擇自我保護、退回個人世界以求內心平穩。但過了一陣子後,心中渴望親密關係的本能再次浮現,責怪自己先前的逃避,導致自己無法獲得渴望的親密關係。換言之,逃避依戀風格的人們,容易將人和人的互動解釋為不可靠、隨時會破裂的,因此將對方的接近視為一種威脅,也自然地開啟防衛機制,把自我保護視為首要任務。




逃避依戀風格是怎麼形成的?

一個人發展出逃避依戀風格的因素十分多元,包含兒時主要照顧者的教養方式、成長經驗中和親密他人的互動經驗等。假設一個人從小時常面對主要照顧者的忽略、拒絕,例如家長忙於工作無法陪伴孩子用餐,甚至沒時間為孩子準備食物,或是當孩子提出要求時,家長時常採取拒絕的態度。這樣的過程中,主要照顧者忽略了孩子的需求、感受,導致孩子必須自己想辦法,必須學著忽略自己內在的聲音,才能生存下來。久而久之,孩子長大後也習慣自己一個人處理大小事,對自己要求很高,內心可能有個聲音會常說「你不能給大人添麻煩,只能靠自己」。

也有人會因為這樣的經驗,放棄對外求助的需要。因為從小到大,當他向照顧者求援時,照顧者是很少回應的,孩子長大後心中自然地也將他人視為不會回應的個體,難以信任他人。這樣的孩子在成長過程中,若無法從和其他親密他人的互動中,獲得更有安全感的回應,會自然的發展出對他人無法信任的狀態。長大後,因為無法信任他人會支持自己、會滿足自己的需要,容易將自己視為「不值得他人回應、不值得他人幫忙」的。這會使得心中對親密他人的擔心及害怕,大過想親近的慾望,可能就會以逃避依戀風格的模式,迴避親密關係的建立及維持。(Teyber&Teyber, 2016/2017)

如何脫離依戀風格影響,建立想要的親密關係

雖然依戀風格會無意間影響我們在建立親密關係時的行為,但只要願意面對自己內在習慣退縮、走開的狀態,理解到是什麼讓自己有這樣的慣性,就有機會扭轉自己的感情生活。不過也要提醒,理解過去的影響是為了瞭解自己,而非指責他人,相信大部分的照顧者都是盡全力給孩子舒適的物質環境、生長空間。

逃避依戀風格雖然會讓一個人在追求親密關係時受到一些阻礙,但這樣的風格也有保護自己平安長大的功能。事實上,逃避依戀風格的人獨立自主、能力強,這些都是一個人日後獲得成功的關鍵特質。

如果覺察到自己有逃避依戀風格的傾向,也苦惱於追求親密關係的困惱,不妨試著學習肯定自己、稱讚自己做得好的地方,需要求助時也給別人一個幫助自己的機會。有意識的卸下防衛,讓親密關係有機會增溫,或許能成功建立理想中的親密關係。

參考文獻

孫頌賢 & 李宜玫。(2011)。 約會伴侶的愛情動機導向與愛情依戀系統之關聯性研究。 家庭教育與諮商學刊, (10), 95-110。

Brennan, K. A., Clark, C. L., & Shaver, P. R. (1998). Self-report measurement of adult attachment: An integrative overview. In J. A. Simpson, & W. S. Rholes (Eds.), Attachment theory and close relationship (pp.46-76). NY: The Guilford Press.

Hatfield, E. (1984). The dangers of intimacy. In V. Derlaga (Ed.), Communication, intimacy and close relationships (pp. 207-220) New York: Praeger.

Teyber, E. & Teyber, F.H. (2017)。人際歷程取向治療:整合模式(吳麗娟、蔡秀玲、杜淑芬、方格正、鄧文章審譯)。台北,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6 年)

Waldinger, R. (2015). What makes a good life? Lessons from the longest study on happiness. Retrieved, 15, 2018.

5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