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拖延好煩人:心理明知要做,但要踏出那一步好難

已更新:2022年2月25日

撰文| 吳念珈 實習心理師

審閱| 蔡宜軒 諮商心理師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傾向暫緩重要卻沒有急迫性的事物,總是會想明天再做,接著可能會出現無數個明天,最後,當截止日即將到來時,會感到焦慮爆表,此時心中充滿悔恨,而盡快在情緒狀態很緊繃的狀況下,胡亂交出自己也不是太滿意的成品或者只好放棄眼前的好機會,甚至是逃避面對它。


不想現在做算是拖延嗎?


時間管理顧問Damon在書籍中將拖延定義為:「當一個人儘早採取行動是更好的決策時,卻採取延遲行動的行為。」換言之,如果某個任務延後執行,會比現在做更有效率或是有更多好處的話,該任務的延遲就不會被視為是拖延。

實際上,我們很難完全沒有拖延的傾向,因為人的天性容易趨樂避苦以追求簡單且馬上就能得到快樂的事物,不過如果總是追求短暫瞬逝的快樂可能會使我們難以達成長期的目標,也會因爲遲遲未能完成重要的事務而感到焦躁不安。要如何找到天性和達成長期目標的平衡呢?可以從了解自己為何拖延開始。


找到拖延的原因:是害怕失敗、單純懶惰還是不做也不會怎樣?


面對拖延所造成的困境,首先,需要思考的是拖延原因,舉例最普遍的拖延原因是害怕失敗,當一個人有害怕的心情時,直覺的反應通常是迴避面對之,即便能躲起來,仍會懸著一顆心久久未能放鬆。接著進一步深入探討原因背後的脈絡跟組成元素,有些人因為害怕某件事沒做到完美會顯示自己是個沒有價值、沒用的人,如果自己沒那麼努力,就算成果很糟也還有理由可以說是我沒時間或是沒心思做而非我這個人失敗且無能,如此一來,拖延就可能產生。


圖片來源:Pixabay圖庫


斬斷拖延帶來的情緒惡性循環


從上述例子可以了解到原來當事人是將自己的「價值」完全與「表現」相關聯,實際上一個人的價值不能僅是透過單一事件做論斷,重新理解失敗對我們人生的意義,可能是個訊號告訴我們這個方法行不通,也可能是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優勢和特質等。在了解原因並循序漸進打破非理性的連結後,接納每個拖延的心背後都有個想要把事前做好的心,接著,我們才可能對症下藥,嘗試找到其他取代方案或是尋求適合自己的方法作為自己展開行動的良方。


參考文獻:

劉奕吟譯(2019):一流自雇者的 時間管理術。台北:樂金文化出版社。Damon Zahariades (2017). The Procrastination Cure.

洪慧芳(2017)拖延心理學:為什麼我老是愛拖延?是與生俱來的壞習慣,還是身不由己?台北:漫遊者文化。Jane B. Burka, Lenora M. Yuen. Procrastination Why You Do It, What to Do About It Now.



23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