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生需要酒肉朋友: 一起吃飯, 不見不散!」— 味道的記憶,想家的味道

已更新:2021年10月22日

撰文/黃芊菡 實習心理師

審閱/陳盈吟 諮商心理師

「好想吃巷口的肉羹......」

「好久沒吃母親親手做的虱目魚,煎的焦脆的魚皮配上鮮甜紮實的魚肉......」


(圖片來源:Pexels)


隨著疫情期間三級警戒的發布,原本不足為奇的相聚變得相當不容易,而身在異鄉的遊子,可能會為了工作、為了學習、為了家人的安全選擇不回家,在租屋處獨自面對疫情動盪的不確定感、無法與家人相見的鄉愁,夜深人靜時猶然想起那幾道菜,對自己來說充滿「家」的味道,彷彿吃一口便能稍解鄉愁。

作者朱全斌在書中細數了從童真、青澀到成熟的大人每一幕記憶的味道,傳遞出食物與人的故事交織出了生命的豐厚,描寫了在人生的旅途上需有三五飯友,為生命寫下一起吃飯的日常;這裏想和大家的分享的是書中〈輯一,起灶〉,撰寫了母親、祖母在童年時代留下的味道,觀後令我想起全家人圍繞著飯菜香的場景,而原本尋常不過的家常菜,因為時間、距離、疫情像是稀世珍寶,變成了我在異鄉不斷尋找的味道。


那什麼是思鄉(Homesickness)?

指的是一個人預期離家或是實際離家後所產生的痛苦、憂鬱、焦慮等情緒上的反應(Thurber, C. A., & Walton, E. A.,2012),而據估計50% 到 75% 的人一生中至少有一次想家。

然而因為極度的相思在生理方面可能產生食慾不振、胃病、睡眠不足、頭痛、疲勞等狀況(Fisher S.,2016),同時心理層面也正在面對離開的舒適圈到陌生環境生活的壓力,有時甚至會影響到日常生活,工作、學習,無法專注、接收與家無關的資訊。


人為什麼產生思鄉之情?

到新的城市生活,在一個陌生的土地上生活許久,雖然周圍的環境很熟悉,但仍然覺得自己不屬於這個地方,沒有巷口每天打招呼的早餐店阿姨、記住你的小吃攤販、更沒有總在街口的那隻小貓,許多的總總讓遊子感到沒有歸屬感,而家是由物理地點、人物及感受所搭建出來的,構建出家是一個「舒適」的地方,可以藉由感受到「安全」、「被愛」、「自由地做自己」而產生家的感覺(Scharp KM, Paxman CG, Thomas LJ.,2015),若在這一方土地上感受到安全與歸屬感便能稍減相思。

我們帶著自己家鄉的文化、語言、風俗進人異鄉,面對的是文化的衝擊與適應,有些人選擇剪掉一些稜角圓融進入他者文化,但卻也迷失了自我的文化,而這些改變的歷程其實會讓人更加思念故鄉。


如何與思鄉(Homesickness)共處?

1. 知道這些情緒是正常的 了解在異地感受到想念家人、朋友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意味著對家有著健康的依戀關係,自己並不是特別脆弱或者不獨立的。

2. 有著與家鄉有關的事物

身邊有一些與家鄉有所關聯的事物,像是:家裏的娃娃、相片、奶奶的醃菜等,都可以承載對家的依戀及思念,能夠大大的撫慰思鄉的感受。

3. 保持聯繫

每週透過電話、視訊、郵件、訊息,與家鄉的朋友、家人聯絡一至兩次,但不建議每天都聯繫,頻繁的聯絡可能會使自己更加想家。

4. 感恩日記

我們可以試著寫下今天發生的事、情緒、感受,最後寫下今天想感謝的三件事,寫下這些文字有助於緩解思鄉之情。


也許可以等疫情趨緩後可以久違的回趟家鄉,和家人學一道家常菜,在回到異鄉時能夠有熟悉的味道陪伴在側,抒解思鄉之情。


參考資料

Dieu Hack-Polay. (2020). Global South expatriates, homesickness and adjustment approaches. Public Health Reviews, 2020 – Springer.

Fisher S. (2016).Homesickness, cognition and health. London: Routledge; 2016.

Thurber, C. A., & Walton, E. A. (2012). Homesickness and adjustment in university students. Journal of American College Health, 60, 415– 419.

Scharp KM, Paxman CG, Thomas LJ. (2015)"I Want to Go Home": Homesickness

Experiences and Social-Support-Seeking Practices.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48(9).

35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