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伴侶關係面臨分手、分居,如何減輕12~18歲孩子的衝擊?(下)

已更新:2021年9月2日

親子關係是影響孩子心理發展的關鍵

如上篇文章中所說,家長分開這件事本身,並不足以構成孩子身心發展受創。而是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是否經歷環境中無法解決的敵意、爭吵,孩子是否能從主要照顧者身上獲得穩定的安全感及適當的回應,這些才是關係到孩子能否健康成長的重要因素。

我們也可以從這些重要的因素中發現,穩定互動、有情感連結的親子關係,能幫助孩子在成長路上,更加有力量的面對挑戰及變動。鼓勵每位家長們憑藉著對孩子的責任及愛,在家庭結構面臨變動時督促自己更有力量、更成熟的面對生命中的變化,陪著孩子共同成長茁壯,相信這些努力必有盼來回報的一天。

定期和孩子溝通,減少孩子對世界的迷惘、焦慮

在面對7~18歲的兒童、青少年時,家長可能要著重在語言的溝通更勝於行為的引導。建議家長定期安排時間和孩子說說話,讓孩子知道家長決定分開的簡要原因及對生活中的影響。如果正在經歷監護權訴訟...等長期影響心情的交涉手續,導致孩子生活環境持續產生變動,家長更要細心的和孩子說明可能面臨的狀況,並教導孩子如何適應不同環境。

雖然法律上、財務上的攻防容易使得家長關係擦槍走火,真正關心孩子的家長,請避免讓孩子介入家長之間的衝突及權益的攻防戰,這樣能幫助孩子減少內心的拉扯,也避免讓孩子對某一方家長產生敵意及怨恨,這些對家長的負面情緒,若沒有獲得適當的排解,容易造成孩子在青少年時期產生更多情緒困擾如憂鬱、焦慮等狀況。(Cohen et al., 2016) 接下來我們針對不同階段的孩子,提供教養孩子的意見供各位家長參考。

如何和7~12歲國小生共渡變動時期

這個階段的孩子雖然對家長分開有了更多理解,但同時也會有更多自我責怪及對家長複合的幻想出現。當孩子發現家長無法如其所願的恢復關係,容易感到被拒絕而有退縮或憤怒的表現。有些孩子發現父母無法恢復關係,會責怪自己,認為是自己不好導致家庭結構轉變,這樣的心理狀態會展現在人際關係退縮、學校課業跟不上、挑戰新環境界線及規範...等行為上。(Kleinsorge & Covitz, 2012;Cohen et al., 2016)

家長若觀察到孩子呈現問題行為時,可以安排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表達自己的難過、失望、挫折的情緒,趁機讓孩子知道生活中什麼會變、什麼會維持現狀,以及孩子在學校、在家裡該怎麼做,才符合家長的期待及規範。此外,讓孩子參加有相同背景的教育心理團體,讓孩子有機會和面臨同樣處境的孩子互動,建立屬於他們自己的支持力量,這樣的經驗有助孩子適應家庭結構的變動,減少對孩子心理的衝擊。(Kleinsorge & Covitz, 2012)



如何和13~18歲青少年共渡變動時期

進入國高中時期的青少年,對家長分開、分手已具備較完整的概念,但即使能夠理解,心中難以接受的孩子依然不在少數。有些孩子會試圖承擔缺席家長的責任,或認為自己有能力能使家長複合。當這個階段的孩子面臨難以控制的家庭變化,容易產生拒學、濫用酒精藥物、危險性行為...等消極對抗行為。若家長沒有適時為孩子立下健康穩固的界線、規範,孩子的發展可能會受到阻礙,未來可能面臨更多情緒困擾及心理議題。

家長可以用開放的態度,和孩子冷靜地討論家庭變化對孩子心情的影響,讓孩子有機會表達對家庭議題的看法及感受。家長也要適時教育孩子,把家長和孩子的角色分開,避免孩子過度承擔家長的責任;此外,也要為孩子挑戰法律底線的危險行為設下底線及規定,避免孩子用錯誤的方式因應家中的變化、心理的挫折及不安。有機會也可以讓孩子參加同儕支持團體,幫助孩子建立健康的生活圈;鼓勵孩子多發展屬於自己的興趣、嗜好,協助這個階段的孩子建立自我價值感及自我認同。(Kleinsorge & Covitz, 2012;Cohen et al., 2016)

照顧好自己才能帶著孩子走向美好人生

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當伴侶關係生變,許多人第一個都擔心孩子該怎麼辦,讓孩子在單親家庭中長大,是不是對她/他太不公平了?其實,如同文中所說,只要孩子能在穩定、開放、有明確規範的環境中長大,避開衝突不斷、充滿敵意及抱怨的環境,家長是否在一起生活,對孩子的心理發展並沒有顯著的影響。(Kleinsorge & Covitz, 2012)

最後要鼓勵每一位愛孩子的家長,在面對關係變化時,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健康,遠比擔心孩子來得重要。當主要照顧者能表達脆弱、展現面對問題的力量,把自己照顧好,孩子也能從中學習如何迎接挑戰、克服生命中的課題,相信親子能攜手迎接健康茁壯的生命之路。

引用文獻

Cohen, G. J., Weitzman, C. C., & Committee on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Child and Family Health. (2016). Helping children and families deal with divorce and separation. Pediatrics, 138(6), e20163020.

Kleinsorge, C., & Covitz, L. M. (2012). Impact of divorce on children: developmental considerations. Pediatrics in review, 33(4), 147-54.

Nunes-Costa, R. A., Lamela, D. J., & Figueiredo, B. F. (2009). Psychosocial adjustment and physical health in children of divorce. Jornal de Pediatria, 85(5), 385-396.

Sands, A., Thompson, E. J., & Gaysina, D. (2017). Long-term influences of parental divorce on offspring affective disorder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ffective disorders, 218, 105-114.

留佩萱.(2017). 決定離婚時,該怎麼跟孩子說?諮商師:掌握8個原則,讓共同撫養變成一種夥伴關係. 擷取日期2021年1月31日. 網址: https://www.storm.mg/lifestyle/304713


8 次查看0 則留言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