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劉乙欣 實習生

關係進化論-從兒時的教養類型探索親密關係(上篇)

已更新:2021年9月2日

許多人在親密關係中會意識到自己對關係充滿著不安感,或時常處在患得患失的焦慮之中;還有另一部份的人,總是覺得難以從關係中獲得情感需求的滿足,卻又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上述幾種狀態,都常常是我們在伴侶關係中感到苦惱的原因。

其實,這些常見的擔憂或關係當中的困境,往往與自己在兒時的成長經驗有關,尤其是主要照顧者與我們相處的模式,讓我們接收到的某些對關係的信念與習慣,或是對另一伴有某些特定的想像。本篇文章將透過兒時的受教養經驗,和你一起來辨認與理解自己,並覺察這些教養經驗是如何影響成年後的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的樣貌。

主要照顧者對我們的教養方式是相當多樣且複雜的,這裡為了方便我們理解與探索,大致上將教養類型分為以下三類:






1.「疏離型的教養方式」:指的是主要照顧者與孩子之間較缺乏情感上的連結感,這樣的教養方式,不見得來自父母親的刻意忽視或疏遠,也可能發生在忙碌的家庭環境中,例如事業繁重的雙薪家庭,早出晚歸的父母親為了提供孩子更好的生活環境,也犧牲了與孩子相處的時光;或是家中有其他須照顧的成員,像是年邁的長輩或身心障礙的手足,父母難免需要投注大量心力在這些成員上,而瓜分了對孩子的注意力與互動時間。

2.「黏膩型的教養方式」:指的是主要照顧者常將孩子視為自己的一部份,有著榮辱與共的心情,過程中,孩子不容易認為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成長過程中的辛苦與努力大多是因背負著家長的期待。有些時候,孩子看見父母在自己身上的付出,會盡量表現的貼心、想回報父母親對自己的栽培,卻也因此將父母的目標視為自己的目標,壓抑個人真實的想法或需要,甚至為此感到有罪惡感。

3.「失衡型的教養方式」:指的是主要照顧者過度堅持自己主觀認為的孩子的需要,例如過度在意孩子的成就或得失,而給予孩子嚴苛沒有彈性的條則;或是父母以自己習慣的方式,給予孩子很高品質的物質生活條件,但卻無法回應孩子在情感上的需求。這些愛孩子的方式,有時並不一定恰巧回應了孩子對愛的需要,使雙方都容易感到委屈或失望。


在上述的教養類型中,很可能也正影響著我們在與親密伴侶相處時的模式,包含我們表達自己需求的方式、對另一伴付出情感和愛的習慣方式等,都是有跡可循的。下一篇,我將舉出幾種在親密關係中常見的樣貌,以及討論該如何慢慢修復這些兒時經驗對我們的重要影響。



9 次查看0 則留言

Comment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