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天和朋友約了吃晚餐,吃完再回家喔。」
(五個小時後)
「都已經快要12點了你在哪?為什麼還不回來?」
「我們吃完飯後在附近聊天,等一下就回去了。」
「又要等一下?到底是要等多久??」
「我的時間我不能自己掌握嗎?你不要這麼煩好不好!」
「好啊,都是我的錯啦,每次都是朋友最重要,你根本就不愛我,乾脆不要回來好了!」
「好啊,你要這麼覺得就隨便你啦!」
最後兩方都憤怒的掛掉電話,一方認為出門和朋友聚聚,聊開了本來就會比較晚,對於突然被責怪而感到委屈和生氣;而另一方則覺得說好了吃完晚餐會回家,因沒有具體時間的等待而感到失落,希望對方能早點回來陪伴自己。
其實最一開始的原因,是兩人對於「晚一點」的理解不同,演變成爭吵後,主題就從「等一下是多久」轉變成「你根本就不愛我」。要避免以上的爭執,除了在一開始就清楚溝通「等一下」的定義外,內在情緒的表達也是相當重要的部分。
當你與人溝通時,內在的感受與外在的表達是否一致呢?
一致性的溝通包含了三個原則:
一. 具體指出一個特定行為
說出所觀察到的具體行為且不帶評論,除了能夠較客觀的聚焦在具體事物上,也能較有效地避免溝通變成衝突,因為具體行為較為中性,而自身的分析則很容易產生貶義,除了可能讓對方產生反抗,也較容易讓自己的思考陷入非事實的假設中。
例如:「我需要你的時候,你總是不在」可以轉換成「前幾天我提出希望你可以早點回來陪我時,你說你有其他事要忙」。
二. 陳述此一行為對個人的具體影響、感受
試著描述對於特定行為,自己的感受為何。同時盡量避免使用被動式的形容詞,像是:我感覺被冷落、被忽略、被利用等,因為這些詞彙可能會讓對方覺得被責怪,也讓自己較無法正視真實的感受。
例如:「你整天都在打遊戲,遊戲都比我重要」背後的感受可能是「你從七點到現在已經玩了四個小時的遊戲,我覺得有點孤單,希望你能陪我聊天」。
三. 具體陳述心中的需求與期望
我們可能會以為是對方的行為讓我們感到憤怒,但其實常是因為我們的需求未得到滿足。若試著具體地說出自己的需求,就較有可能得到積極的回應。例如:「你可不可以多陪我?」較具體的說法可以是「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每周有兩天早點回家陪我吃晚餐」。
溝通是一種交換訊息的歷程,無論對象是誰,只要人與人之間有互動,溝通的過程就會存在,在溝通的過程中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感受、想法,才能達到溝通真正的意義,而在表達自己的同時,也別忘了聽聽對方的感受與需求喔!
如果在溝通的過程中常會覺得有點卡住,也可以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與你一同覺察自己與他人的溝通型態,期待更加瞭解自己後,我們能更順暢地與他人溝通。
Comments